当前开展的“创先争优”和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活动均对党员学习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为了搞好学习,笔者总结了在读书学习上的几个认识误区,供同志们借鉴。 一、为“脱贫致富”而学习 我们有些同志在学习方面功利性倾向严重,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观点就是“知识改变命运”,诚然,通过读书学习、掌握知识是可以脱贫致富、改变命运的,但无论是前些年的高考“千军万马挤独木桥”,还是现在国家招考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能通过考试改变命运的都是极少数,大多数人还是要过普通人的生活。我们普通老百姓读书可以增长学识,开阔眼界,可以提高我们做事的本领,便于我们把握为人处世的原则,有百益而无一害,所以我们不应该把读书学习仅仅当做谋生的工具,而应当是全民提高素质、学习文化、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孔子说过:“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也主张应该把功名利禄当做读书的副产品,而不应该本末倒置,将“脱贫致富”当作学习的目的。 二、学习“一曝十寒” 《刘子》的《崇学篇》云:“悬岩滴溜,终能穴石;规车牵索,卒至断轴。水非石之钻,绳非木之锯,然而断穴者,积渐之所成也。”还有我们耳熟能详的谚语“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都是在阐明读书学习的“勤”字诀。曹操曾说:“长大而能勤学者,惟吾与袁伯业耳”,曹操能成为军事家、文学家,得益于不断的读书学习,反观楚汉相争的失败者项羽,《史记》的《项羽本纪》说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后来学习兵法,“略知其意,不又肯竟学”,他的功败垂成原因有很多,这种不求甚解的学习态度肯定是导致失败的重要因素。我们伟大的导师马克思、恩格斯,都是几十年如一日勤学不倦,毛主席曾说:“一天不学习,赶不上刘少奇”,现在我们很多同志,以工作忙为借口,实际上是应酬于觥筹交错,流连于歌厅酒吧,忘情于游戏聊天,学习“一曝十寒”,肯定学不到东西。 三、现在再学已经“晚了” 《金楼子》的《立言篇上》记载晋平公问师旷:“吾年已老,学将晚耶?”师旷对曰:“少好学者,如日盛阳,老好学者如秉烛夜行”,意思是说年纪大了如果再不学习,就象摸黑走夜路,那是很容易摔跟头的。过了求学的黄金时期才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勤奋学习成为大家的例子有很多,中医针灸学的创始人皇甫谧年过二十才开始求学,“居贫,躬自稼穑,带经而农”,下地干活都带着书,有空就看两眼,终于成为大儒和中医药的一代宗师。所以在读书学习上从来不晚,关键是能从现在开始埋下头来,经得住花花世界的诱惑,耐得住孤灯清影的寂寞,相信总会有收获的。 四、靠“好记性”学习 有些同志认为自己记忆力好,口才好,读书学习不做笔记,平时开会讨论也不写发言稿,照样舌灿莲花,对领导和其他同志的发言也不屑于记录,认为自己“脑子好使”。其实,这不是好的习惯,记忆力再好,记住的东西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会模糊,有的很快就被我们忘到九霄云外了,但记在本子上的东西是很可靠的,“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就是这个道理。《易》曰:“君子以多志前言往行,以蓄其德”。我们“创先争优”活动中开会、讨论,都是我们向其他同志学习的好机会,我们一定要认真准备、勤于记录,对照别人,反省自己,才能不断的进步。 以上观点属一家之言,难免有偏颇之处,文中不当之处请同志们多批评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