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9日是第25个世界心脏日,其目的是为了在世界范围内宣传有关心脏健康知识,并让公众认识到生命需要健康的心脏。“世界心脏日的主题”目的是唤起人们提高对心血管病及其危险因素的认识,同时作为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手段,开展控制危险因素的宣教活动。 在世界心脏日到来之际,陆良县中医医院心病科(心血管病科)团队在城西院区门诊大厅开展“心行合一”为心保驾护航义诊活动,与您共同分享心血管病健康之路。 义诊内容 1.免费测量血压、血糖、心电图 2.心血管病疾病诊断、筛查、咨询 3.健康宣教 冠心病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简称,亦称缺血性心脏病。是一种由冠状动脉器质性狭窄或阻塞(即动脉粥样硬化或动力性血管痉挛),引起的心肌缺血缺氧或心肌坏死的心脏病。多发于40岁以后,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可见到。临床表现突然出现胸前区憋闷疼痛,气短、大汗淋漓、面色苍白,患者被迫停止活动,轻者能够在数分钟内自行缓解并休息后逐渐恢复正常。 心肌病 心肌疾病是指除心脏瓣膜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血管病和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等以外的以心肌病变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疾病。 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arrhythmia)是由于窦房结激动异常或激动产生于窦房结以外,激动的传导缓慢、阻滞或经异常通道传导,即心脏活动的起源和(或)传导障碍导致心脏搏动的频率和(或)节律异常。心律失常是心血管疾病中重要的一组疾病。它可单独发病,亦可与其他心血管病伴发。其预后与心律失常的病因、诱因、演变趋势、是否导致严重血流动力障碍有关,可突然发作而致猝死,亦可持续累及心脏而致其衰竭。 心包疾病 心包是包裹心脏和出入心脏的大血管根部的纤维浆膜囊。它的作用是帮助心脏固定在胸腔内,防止心脏随体位改变而过度移动;心包还可以减少心脏与周围组织的摩擦,是组织炎症和恶性肿瘤侵犯心脏的天然屏障;心包还有调节心脏循环的作用。心包疾病是使心包发生生理或病理改变而引起临床症状的一系列疾病。 高血压 高血压(也称血压升高),是血液在流动时对血管壁造成的压力值持续高于正常的现象。根据《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成人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是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高血压的发病原因多为遗传因素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高盐饮食、过量饮酒、长期精神紧张和体力活动不足等。高血压在5类人群中易发:有家族史的人群;情绪易激动的人群;摄入盐量偏高的人群;嗜酒人群;工作或生活压力大的人群。 高血压的典型症状包括头痛、疲倦或不安、心律失常、心悸耳鸣等。然而,许多高血压患者可能在没有任何症状的情况下已出现其他并发症,如脑卒中、视物模糊、意识丧失、失忆等,所以高血压被称为“无声的杀手”。 对于高血压患者,改善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是最常用的治疗方式。药物治疗的基本原则包括优先使用长效降压药物,控制24小时血压,并适时根据需要调整药物与剂量。如果高血压患者的血压长期得不到控制,可能会导致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可能导致卒中、脑梗死等致命的结果。 先天性心脏病 先天性心脏病是先天性畸形中最常见的一类,约占各种先天畸形的28%,指在胚胎发育时期由于心脏及大血管的形成障碍或发育异常而引起的解剖结构异常,或出生后应自动关闭的通道未能闭合(在胎儿属正常)的情形。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不容小视,占出生活婴的0.4%~1%,这意味着我国每年新增先天性心脏病患者15~20万。先天性心脏病谱系特别广,包括上百种具体分型,有些患者可以同时合并多种畸形,症状千差万别,最轻者可以终身无症状,重者出生即出现严重症状如缺氧、休克甚至夭折。根据血液动力学结合病理生理变化,先天性心脏病可分为发绀型或者非发绀型,也可根据有无分流分为三类:无分流类(如肺动脉狭窄、主动脉缩窄)、左至右分流类(如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和右至左分流(如法洛氏四联症、大血管错位)类。 少部分先天性心脏病在5岁前有自愈的机会,另外有少部分患者畸形轻微、对循环功能无明显影响,而无需任何治疗,但大多数患者需手术治疗校正畸形。随着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手术效果已经极大提高,多数患者如及时手术治疗,可以和正常人一样恢复正常,生长发育不受影响,并能胜任普通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的需要。 心脏瓣膜病 心脏瓣膜病是我国一种常见的心脏病,其中以风湿热导致的瓣膜损害最为常见。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重,老年性瓣膜病以及冠心病、心肌梗死后引起的瓣膜病变也越来越常见。要了解心脏瓣膜疾病,先从心脏的结构谈起。 人体的心脏分为左心房、左心室和右心房、右心室四个心腔,两个心房分别和两个心室相连,两个心室和两个大动脉相连。心脏瓣膜就生长在心房和心室之间、心室和大动脉之间,起到单向阀门的作用,保证血流单方向运动,在保证心脏的正常功能中起重要作用。人体的四个瓣膜分别称为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 心脏瓣膜病就是指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的瓣膜因风湿热、黏液变性、退行性改变、先天性畸形、缺血性坏死、感染或创伤等出现了病变,影响血流的正常流动,从而造成心脏功能异常,最终导致心力衰竭的单瓣膜或多瓣膜病变。 哪些不良习惯会伤害“心脏” 心脏病危害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除了先天性心脏病之外,相当一部分的心脏病都是不良生活、饮食方式造成的。所以,大家务必要了解哪些习惯会危害心脏的健康。下面就来介绍一下日常哪些坏习惯会危害心脏。 1、饥饿减肥:饥饿减肥会导致体重过快下降,大量蛋白质因此被消耗,肌肉组织不断减少,造成心肌组织的衰退,诱发心力衰退; 2、过饱饮食:进食过饱,胃壁扩张,会使肺内压力升高,导致心脏代谢增加,容易诱发心肌梗塞。所以,每餐不宜吃的太多,大约有七八成饱就可以了; 3、拒绝脂肪:有资料显示,心脏病人如果拒绝摄入脂肪,死亡率比部分限制脂肪摄入者高30%左右。所以,脂肪是生命不可或缺的营养成分,拒绝脂肪只导致身体正常的需要受到损害。 4、吸烟酗酒:烟中的尼古丁不仅会导致癌症的发生,还是导致血管硬化的罪魁祸首之一。酒可以适量喝一些。每天饮一两杯红葡萄酒,可以软化血管,对心脏有一定的好处。如果过量会使心肌梗塞的危险率大大增加。 5、过度劳累:避免过度疲劳、紧张和激动生活节奏应以轻松、自然为主,防止任何导致精神过于紧张、兴奋的情况发生。尤其是从事脑力劳动的冠心病患者,在一天紧张工作之余,松弛一下尤为必要。 6、过量饮水:一次喝太多的开水,给心脏带来负担。茶、汤、粥、汽水等饮料,会迅速增加肠容量,使胃肠胀满,隔肌上升,胸腔容积缩小,影响心脏跳动。 如何保持心脏健康 保护心脏健康建议要建立良好的生活状态,常见的方式有生活方式调整,运动调理,基础病的监测等。 1.生活方式调整:平时要注意戒烟戒酒,避免熬夜,避免过度劳累,要保持心情的愉悦,在饮食方面要以低盐低脂肪的饮食原则为主,多吃一些粗粮,增加维生素和纤维素的摄入。 2.运动调理:可适当的进行一些体育锻炼,如慢跑,快走,骑自行车等,可以起到保护心脏的作用。 3.基础病的监测:注意进行血压、血脂和血糖的监测,若在正常范围内,则不必过于担心,定期用药,定期复查即可,若有异常要及时去医院。 保护心脏要从一些细节问题做起,从生活的点滴做起,避免平时情绪波动太大或饮食结构不合理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