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研究概况

来源: 时间:2016-04-25 发布人:马涛 浏览: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又称增生性膝关节炎、老年性膝关节炎等,是一种常见的慢性退行性骨关节病。主要在中老年人骨骼、肌肉系统在衰老、退变的过程中形成,临床表现为缓慢发展的关节疼痛、僵硬、肿大伴有活动受限,严重者导致关节功能障碍甚至残疾。目前尚无有效阻止该病发展的药物和治疗方法。中医治疗本病则有其独特优势,本文就近几年来中医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研究进行总结归纳,以期为日后治疗提供参考。

  中药内治法

  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疾病的重要原则,不少学者对本病采用辨证分型治疗。莫少庸以中药汤剂为主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按照中医理论进行辨证论治,将本病分为肝肾亏损、气阴两虚、痰湿和寒凝瘀阻4型,并分别施以加味二仙汤、柔阴通痹汤、祛痰通痹汤、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刘洪旺等将本病分为3型论治。气滞血瘀型选用身痛逐瘀汤加减;寒湿痹阻型以当归四逆汤加独活寄生汤加减;肝肾亏虚型用六味地黄汤加减。张建福等将本病分为3型,气血凝滞型,方用化瘀通痹汤;肝肾不足型,方用增生汤;寒湿痹阻型,方用通痹汤加制川乌、制草乌、桂枝、薏苡仁、木瓜。

  除辨证论治外,许多人采用专方治疗骨关节炎。程永远认为,活血化瘀、燥湿化痰是本病有效治法之一,以归芎化瘀汤为基本方治疗本病60例,有效率95%。齐立卿等强调本病发病以虚为主,治疗以补肝肾治本为主,以培元固本、生津荣骨立法,用扶元荣骨汤治疗64例,总有效率92.18%,复发率18.75%,且远期疗效较好。曹向阳等从整体观念出发,围绕肾、肝、脾三脏立法组方,以滋补肾阳为基础,温煦肢节、气化水湿。运用自拟壮筋活血汤治疗本病,并与壮骨关节丸治疗作对照,研究结果表明壮筋活血汤效疗明显。

  中药外治法

  中药外用可借助其药力将舒筋通络,祛风散寒之药直接作用于患膝局部,渗透肌肤,直达病所,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从而降低骨内压,促进炎症吸收,缓解或消除症状。中药外治主要有熏洗法、中药熏蒸法、中药贴敷法、热敷法。汪永夫等应用关节腔内注射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膝骨关节炎,治疗129例,疗效理想,无副作用。崔育生自拟外敷药剂(土鳖虫、乳香、没药、红花、当归、牛膝、羌活研末,加醋或凉茶水调成糊),外敷患处,用纱布固定。童培建等自拟熏洗方结合穴位敷贴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78例103膝。结果根据膝关节疼痛及功能评分,总优良率为87.38%。无严重并发症。

  针灸治疗

  针灸亦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重要中医疗法,除传统的针刺和艾灸外,有电针、温针灸、火针、小针刀等在临床上也有广泛的应用。

  针刺

  李正祥针刺犊鼻、内膝眼、梁丘、血海、足三里为主穴治疗本病,据舌脉及兼证分型配穴,热痹加曲池;寒痹加关元。杜引平采用齐刺治疗老年性膝骨关节炎50例,总有效率86%。张必萌等将5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分为长针穴位透刺组32例和单纯西药治疗组18例,并进行比较研究,结果两种治法均可有效。其中长针组的总有效率为87.5%,西药组的总有效率为55.6%。

  灸法

  《灵枢·官能》云:“针所不为,灸之所宜”,采用针刺不佳的病症可用灸法治疗。艾灸集热疗、光疗、药物刺激于一体,作用于特定穴,能温经通络,迅速改善局部血循环,从而达到蠲痹止痛效果。李宁等采用传统灸法,用艾条悬灸患者腰阳关穴及患膝犊鼻穴。黄静采用瘢痕灸,以麦粒大实心艾柱置于足三里、悬钟穴上,自然熄灭后取下艾灰,穴位上覆胶布密封,结果痊愈10例,总有效率92%。

  温针灸

  温针灸法是借艾灸火的热力给人体以温热性刺激,通过经络腧穴达到治病、防病的一种方法,具有温通经络、行气活血、祛湿逐寒及防病保健等作用。对不适合服药控制关节疼痛的患者,温针灸为一种既受欢迎又有良好效果的治疗手段。孙建才用温针灸膝三针治疗膝关节退行性关节炎33例,疗效满意。林国华等采用温针治疗膝骨关节炎40例,以膝眼、阳陵泉、足三里、梁丘为主穴,结果总有效率为92.5%。王建国等将8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温针灸组和针刺加TDP照射组,取穴相同,2个疗程后,温针灸组临床基本痊愈率为30.0%,针刺加TDP照射组临床基本痊愈率为10.0%。

  火针

  火针具有汇聚针、温热于一体的双重作用,是针与灸的有机结合,具热能且灭菌彻底,可温阳振阳,消除寒、湿、瘀等阴邪,刺激量大,作用时间长,促进代谢产物及炎症物质吸收,可消炎镇痛。李萍等取内外膝眼、梁丘,配以足三里、阴陵泉、阳陵泉、膝阳关,主穴每次必用,配穴选用,采用火针疾刺法。治疗患者41例,结果显效21例,总有效率97.6%。金永明等在膝眼、梁丘、血海及阿是穴施以火针,用疾刺法不留针治疗患者110例,临床治愈64例,总有效率96.4%。李亚东采用以阿是穴为主,配足三里、阳陵泉、犊鼻、阴陵泉、血海为辅,将细型贺氏火针烧红后,迅速在阿是穴处散刺,同时选配穴2——3穴快速针刺,其余穴位可用毫针留针,平补平泻手法。共治疗患者49例,全部有效。#p#副标题#e#

  穴位注射

  穴位注射是穴位和药物相结合的一种治疗方法。临床常用的药物有地塞米松、当归注射液、复方丹参注射液等,可针对不同关节炎灵活辨证运用。陈一凡等采用当归注射液和胎盘注射液的混合液,于患侧足三里、阴陵泉、阳陵泉等处进行穴位注射,并口服中药治疗患者106例,结果痊愈67例,总有效率94.3%。唐韬等运用纯中药制剂蜂毒注射液和风痛宁注射液进行穴位注射,并与局封治疗作对照。结论:蜂毒和风痛宁穴位注射治疗本病疗效优于局封治疗,且能减少副作用,延长复发时间。

  电针

  电针疗法能消炎镇痛,促进血循及渗出物吸收,也可有效恢复股四头肌的功能,减轻膝关节疼痛和僵硬症状,促进炎症吸收,有利于组织代谢和修复。孔德清取王氏犊鼻穴、鹤顶穴接电针,同时针刺配穴阴陵泉、阳陵泉等,并配合中药口服治疗患者48例,总有效率100%。丁青采用电针治疗51例患者,以膝关节周围的穴位为主,消肿止痛效果明显,总有效率82.35%。

  小针刀

  小针刀治疗能解除膝关节周围形成的轻度组织粘连,缓解痉挛,消除软骨边缘的骨质增生,缓解疼痛、肿胀和功能障碍。胡平安等报道用小针刀治疗患者68例,在膝关节周围阿是穴处进针刀直到骨面,剥离粘连,以刀下有松动感为宜,结果优49例,优良率86.8%。门赞等采用小针刀配合手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32例,总有效率88.9%。

  小结

  祖国医学没有骨关节炎这个病名,但在中医经典著作及历代文献中早有相似于本病的描述。该病属于中医“痹证”范畴。与“痹症”中“鹤膝风”、“骨痹”、“筋痹”相类似。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病与肝、脾、肾亏虚,风、寒、湿及瘀血客于局部有关,最终都导致局部血瘀气滞,经络痹阻不通而发病。《张氏医通》云:“膝为筋之府,膝痛无有不因肝肾虚者,虚则风寒湿气袭之。”本病以正虚为本,邪实为标。肝肾亏虚是病变的根本,风寒湿痰瘀痹阻经络为标。肝藏血,主筋;肾藏精,主骨;老年肝肾不足或劳损、外伤损伤气血,复受风寒湿(热)邪,邪滞膝部,气滞血瘀,经络闭阻,筋骨失荣为本病的基本病机。

  现代医学认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关节退行性病变,以关节软骨的退变为其特征,可致软骨破坏、滑膜增生、关节间隙变窄、骨赘形成、游离体出现等。目前,现代医学尚无改变病情、阻止病情进展的有效药物。

  运用中医方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已有多年历史,中医中药对其防治康复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独特的见解。通过对近几年来中医的治疗方法分析,没有任何药物或外科手术能确切改变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病进程,本病治疗主要在于解除疼痛症状,改善关节功能,保护关节结构。结合中医的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综合运用中药、针灸、推拿等多种手段,从膝关节局部用药和全身整体出发,内外兼治,动静结合,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优势综合治疗,不失为治疗该病行之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