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肥,现在不少人越来越推崇科学减肥,中医针灸减肥流行起来,帮不少患者解决了肥胖的问题。针灸为何能减肥?主要是通过哪几个方面起作用的?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饮食结构的变化,肥胖已成为全球性越来越普遍的社会现象。近20年来,肥胖的发生率在逐年上升。特别是女性肥胖者明显多于男性,占已婚育龄妇女的40%以上,成为影响人们形体美和健康长寿的“富贵病”之一。是当前最广泛的、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已成为继抽烟、酗酒、吸毒、艾滋病四大医学社会问题后的第五大医学社会问题。而在可预防的死亡原因中,肥胖仅次于吸烟而居第二位。 肥胖病患者除体态臃肿之外,还会出现嗜睡,疲乏无力,稍动则气促、胸闷、心慌,易饥多食,汗多怕热,下肢浮肿等症状。给患者的工作、生活带来诸多的不便。更重要的是肥胖常诱发合并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糖尿病、肺功能不全以及某些癌症,对消化系统功能、肾脏功能也有程度不同的损害,能使患者加快衰老和死亡。针灸减肥的基本环节归纳起来有发汗、祛湿、化痰、利尿、通便五个方面。 一、发汗 这是针对肺失宣降、表实无汗制定的法则,通过发汗解表的渠道让体内瘀积的水湿得以宣泄而起到减肥的作用。 01、针灸选穴 尺泽、列缺、太渊、合谷、偏历、阴郄、大椎、后溪、复溜、肺俞。尺泽乃肺经五输穴之“子穴”,对表实无汗之类的肺实证具有发汗解表作用;太渊肺之原,列缺肺之络,宣肺解表;合谷为手阳明经原穴,偏历为手阳明经之络穴,二穴均与肺经相通,主气,能通过皮部的功能鼓邪外出;阴郄乃心经郄穴,“汗为心之液”,是治疗汗证的经验效穴;大椎属督脉,督脉总督诸阳,为“阳脉之海”,大椎乃“诸阳之会穴”,发汗解表,驱邪外出;后溪属手太阳小肠经,也与督脉相通;复溜归属足少阴,与合谷相配也是治疗汗证的经验效穴;肺俞乃肺的背俞穴,调补肺气,鼓邪外出。其中,合谷用补法,尺泽、复溜用泻法,大椎用灸法,其余腧穴常规针刺,平补平泻。 02、耳针选穴 肺、交感、内分泌、皮质下。 二、祛湿 这是针对脾阳不足、水湿不运制定的法则,通过健运脾阳、促进气化的渠道让体内瘀积的水湿得以化除而起到减肥的作用。 01、针灸选穴 水分、水道、脾俞、三焦俞、阳池、委阳、商丘、三阴交、阴陵泉。水分属任脉,主治水湿运行不利;水道归胃经,以通调水道见长;脾俞、三焦俞温运脾阳和三焦,以化水湿;阳池乃三焦经原穴,委阳乃三焦经之下合穴,共促三焦之气化,利湿行水;商丘、三阴交、阴陵泉均属于脾经,健脾化湿。其中,脾俞、三阴交用平补平泻法,其余腧穴用泻法;寒湿者针灸并用,湿热者只针不灸或多针少灸。 02、耳针选穴 肺、脾、肾、三焦。 三、化痰 这是针对脾虚不能运化水湿、聚而生痰制定的法则,通过健脾除湿、化痰通络的渠道让体内的痰湿浊脂得以消除而起到减肥的作用。 01、针灸选穴 天突、中脘、肺俞、脾俞、内关、丰隆、足三里。天突位于咽喉,利咽除痰;中脘、丰隆、足三里健运脾胃、化痰除湿;肺俞、脾俞调节肺脾、使脾不生痰,肺不贮痰;内关为心包经之络穴,沟通、联络三焦,增强气化、清除痰湿。其中,脾俞、足三里用平补平泻法,其余腧穴用泻法;寒痰者针灸并用;热痰者只针不灸或多针少灸。 02、耳针选穴 肺、脾、胃、三焦、交感。 四、利尿 这是针对肺肾气虚或脾肾阳虚不能正常排出小便、身肿肥胖制定的法则,通过温补脾肾之阳、补益肺肾之气的渠道让尿液能顺利排出而起到减肥的作用。 01、针灸选穴 中极、关元、气海、水分、利尿(脐下2.5寸)、水道、肾俞、膀胱俞、列缺、三阴交、阴陵泉、委阳、照海、太溪、复溜、阴谷。中极、关元、气海、水分、利尿等穴属于任脉,擅长利尿行水;水道位于关元穴旁开2寸,利水消肿;肾俞、膀胱俞调理肾和膀胱,以增气化功能;列缺属肺经,通任脉,宣发肺气、通利小便;三阴交、阴陵泉健脾化湿利尿;委阳归属膀胱经,又为三焦之下合穴,促进三焦气化、利尿消肿;照海、太溪、复溜、阴谷均为肾经腧穴,调补肾气、通利膀胱。肾阳虚和下焦虚寒者针灸并用,补法或平补平泻;湿热下注、气滞血瘀者只针不灸或多针少灸,泻法。 02、耳针选穴 肺、肾、膀胱、三焦、交感。 五、通便 这是针对胃肠实热或气阴两虚不能正常排出大便、身重肥胖制定的法则,通过清泻胃肠实热、滋养肾阴、润肠通便的渠道让大便能正常排出而起到轻身减肥的作用。 01、针灸选穴 关元、中脘、梁门、天枢、大横、大肠俞、小肠俞、合谷、曲池、支沟、尺泽、孔最、鱼际、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丰隆、内庭。关元、中脘属任脉穴,又均位于腹部,关元是小肠募穴,中脘是胃的募穴,还是腑之会穴,清泻胃肠、通调腑气;梁门、天枢属于胃经,位于腹部,天枢又是大肠的募穴,也起通调胃肠腑气的作用;大横属脾经,对脾虚腹胀、排便乏力者有益气通便之功;大肠俞、小肠俞既可清肠道实热、通调腑气,又可益气养阴、润肠通便;合谷、曲池乃大肠经穴,清热泻火、荡涤大肠;支沟属三焦经,清泻三焦之火,治疗实秘乃其专长;尺泽、孔最、鱼际为肺经腧穴,利用与大肠相表里的关系,通过清肺热、宣肺气、促肃降的作用达到通便的目的;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丰隆、内庭均是胃经上的特定穴,足三里——胃经(下)合穴;上巨虚——大肠的下合穴;下巨虚——小肠的下合穴;丰隆——胃经的络穴,沟通脾、胃两经之气;内庭——胃经“五输穴”之“荥”穴,清泻胃热力强。胃肠实热者针刺泻法;气阴两虚者另加足少阴肾经之太溪、复溜、照海等穴,补法或平补平泻。 02、耳针选穴 肺、脾、胃、肾、大肠、小肠、三焦、交感、饥点、便秘点。(本文转自悦读中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