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寒邪入侵正是颈椎病的高发季,如何保护颈椎不受侵害? 除了大家熟知的经常抬头并做抱头后伸抗阻锻炼、户外运动舒展筋骨、避免长时间看手机、选择高低适中的枕头以保持颈椎的正常弯曲外,这里还推荐以下六个方面的养护小招。 ▶护颈用品 随着天气转冷,应及时添加高领衣服,减少颈部裸露。外出时戴上丝巾、围巾保暖护颈。 避免或少用冷水洗脸及颈部,尽量使用热水。 尤其中老年,还可选择防寒保暖护颈用品,如加磁石护颈、自发热护颈、电热护颈、艾叶护颈等,具有镇痛祛寒、扩张血管、保护颈部功效。 ▶拔罐疗法 拔罐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火、抽气等方法产生负压,使之吸附于体表,产生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的功效,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 居家拔罐,推荐抽真空气罐,相对更安全且便于操作。 在大椎穴(当后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和两侧肩井穴(肩上,当大椎穴与肩峰连线的中点)拔罐。 此举能起到较好的振奋阳气、祛除寒邪的作用,还能达到解除疲劳,放松肌肉的效果。 一般每周3~4次,每次15分钟左右。 ▶热敷颈部 居家用热水袋热敷简单易行,尤其在秋冬季寒邪容易入侵的情况下,热水袋热敷颈部可以每天做起来。每次30分钟,每日1~2次。 热敷有利于促进血液循环,可以很好地放松颈部肌肉。 ▶热水泡脚 足部穴位较多,有颈椎反射区(足部内侧),还是足三阳经络起始处,且走形经过颈部。 睡前用温水(不超过45℃)泡脚并按摩,能起到运行气血、协调阴阳、抗御病邪、扶正祛邪作用。 此外还可适当加入桂枝、艾叶、木香、川芎之类的活血行气、祛风散寒的中药,泡脚时间以半小时为宜。 ▶穴位按摩 风池穴(头后部,枕骨之下,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之间的凹陷中)和风府穴(后正中线上,枕外隆突的下缘两斜方肌之间的凹陷当中)是人体内寒气最容易贮藏的地方,按摩这两个穴位,可以祛风散寒,保护颈部不受寒邪侵害。 大椎穴是人体一个重要的穴位,人体的手足经络的阳热之气都是在大椎穴汇入督脉并上行到头颈的,按揉此穴具有解表通阳、益气补虚的作用。 此外还可选择外关穴(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正中间)能活血止痛、通经活络。 上述每穴按揉20~30次,每日2~3次。 ▶食疗推荐 生姜葱白汤:生姜20克,切片;葱白段(带葱须)20克;加水适量。大火煮沸后小火20分钟,最后可调入葛根粉3~4克,适量红糖调味。具有解表散寒、解肌祛风、生津升阳功效。 生姜粥:粳米50克,生姜5片,连须葱数根,米醋适量。生姜捣烂与粳米同煮,粥将熟加葱、醋,佐餐服食。具有祛风散寒、补中益气功效。 |